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三七新闻 >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道地药材文山三七

发布时间:2015-04-24 10:24:54  发布者:  来源:

    文山三七不仅是我国公认的道地药材,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中药材品种。中药中许多“道地药材”都是由野生变家种(家养)后形成的,这种“道地”性的形成与产区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是分不开的。在综合利用当地生态条件的同时药农经过长期栽培种植技术的推广,使药材的品种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高,使其“道地”优质逐渐形成。

  中药材在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下,采用的种子、种苗和栽培技术、采收年限和季节的不同,都会导致中药材品质有较大差异。因此,规范的栽培技术是形成道地药材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地药材的栽培技术在结合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被赋予新的科学内涵。我国GAP制度的实施,就是国家从法律层面,实现中药材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生产管理制度,对于扭转中药材生产的混乱局面,稳定中药材质量,提升中药材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七的分布

  三七为人参属植物,起源于第三纪古热带山区的东亚-北美分布的植物区系,该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在我国西南部。三七的分布范围很小,其分布仅局限于北纬23°30′附近的中高海拔地区,存在于人参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主要为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和广西部分地区。这与三七在生理生态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低有关。三七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与酷暑,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建国以来,由于三七的栽培价值极高,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河南、福建、浙江等省均引种栽培,部分地区虽可成活,但生物产量却很低,质量更无法与原产地相比,无栽培价值,在栽培过程中逐渐被淘汰。

三七的栽培历史

  三七栽培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代道光年间。由于当时云南文山信息闭塞,汉文化及文字未普及,三七的栽培历史应远不止记载的年代,据文山种植三七世家的口头推算,至少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对文山三七栽培的文字记载较为丰富的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据1937年《全国通邮地方物产志》的统计,当时云南出产的三七约3.16万千克,《新纂云南通志》也称,开化、广南所产三七每年约数万斤,当时文山已有一定面积的三七种植。文山三七生产真正得到较大发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建国到现在的50多年间,几经曲折,现已成为全国人工栽培的大宗品种之一。2005年最新统计,文山主产区栽培面积已经达到了8000公顷,产量500万千克。

道地三七的形成与人文因素的关系

  云南省文山州属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全州有壮族、苗族等11种少数民族。三七原本是苗药,首先由苗族发掘和应用,目前文山苗族中仍然流传着大量有关三七的各种传说,对三七有着极其深厚的特殊感情。少数民族精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形成了文山三七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如三七栽培中大量使用农家肥,不使用化肥,加工过程中使用荞麦等进行打磨等,这些都与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形成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文山三七在数百年的栽培历史过程中,对三七种植者不断地选择和淘汰,形成三七种植世家专业化种植的格局。历史上三七种植的发展几经起伏波折,文山始终没有中断三七的种植,形成了三七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8%,这些都与文山长期形成的独特的三七文化和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可以说,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对道地文山三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云南三七栽培的技术特征

  通过几百年的发展,文山三七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栽培技术,在选地,阴棚的建造,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改善和采收加工等方面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技术体系。总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精耕细作,精细管理

  三七在栽培前地块要经过精心挑选,还要进行三犁三耙;在栽培时,种子、种苗都要通过严格挑选和处理。施肥、灌溉都要经过严格挑选和处理。施肥、灌溉都要经过精心计算。田间管理每天不离人。可以说三七是在七农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

  2.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

  文山州三七种植近年来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种植户已由零星小户向有经营头脑、懂种植技术、有资金保障和管理能力的种植大户集中,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和区域化的种植格局。农户都自觉地将三七种植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对稳定三七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3.科技化种植、标准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三七的栽培技术在保留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改进和提高。一大批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转化和应用,特别是我国实施GAP生产管理制度后,实现了由传统种植向规范化种植的转变。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三七平均单产已从10年前的不到50kg提高到现在的180kg左右,最高达250kg以上。三七的农药残留则下降了5倍。科技进步提升了三七的种植水平,促进了三七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是三七道地产区形成产量和质量优势的又一重要因素。


上一篇:文山三七的品质评价

下一篇:文山三七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