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文山该怎么办?
“州委、州政府研究决定,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努力探索出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子。”张秀兰表示,文山首先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改善各种条件,为加快发展打牢基础;其次要抓好产业培育、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注、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四要依托资源、区位优势,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转型升级 多举措促进三七产业健康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对文山来说,需要明确三七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由于供大于求,原料价格低迷,文山三七产业遭遇危机。而正是因为此,文山发展三七产业的思路、规划、办法更加明晰。
“三七价格经历几次‘过山车’式的激烈震动,使七农逐渐意识到依靠科技开展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重要性,有序发展种植规模。”据了解,下一步,文山将多措并举,努力促进三七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三七种植面积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引导七农合理规避种植风险,使其他投资主体更趋于理性。二是把企业为主的产品宣传和以政府为主的形象宣传结合起来,注重产业宣传的顶层设计、总体策划、分类实施。加大宣传经费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平台集中宣传三七,让三七的功效家喻户晓,使产业发展具有更广泛的顾客和市场基础,扩大自主消费。三是加快推进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重点按照扩展产业链要求引进中国医药百强等进入文山投资发展,建立一批龙头企业集团,提升文山州三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幅增加加工对原料的刚性消耗。四是积极推进三七作为新食品原料和进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的申报工作,如果这项工作取得突破,三七可作为食品开发,能够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三七的销售、消费模式将会发生重大突破,消费量会急剧上升。五是逐步建立产业链利益风险共担机制,努力推进信息交汇、相互关联、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综合体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链各节点合力发展,避免产业发展的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