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三七种植 >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三七历史的了解

发布时间:2015-06-25 15:08:00  发布者:  来源:

三七才是“参中之王”  起源于2500万年前

三七仅仅是近几年才声名鹊起,身价也在十年间惊人的暴涨,这都是源于三七的功效逐渐被大家所熟知认可。其实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与人参、西洋参同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植物,为我国特有物种,起源于二千五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古热带我国西南山区,三七是人参属中最原始的物种,其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多于人参,因此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三七的历史

三七原生的地域狭窄,仅为云南与广西滇桂交界处,古代为壮族、苗族居住,汉文化对该区域的影响小,导致三七的文字记载查询困难,关于三七的记载,最早的是明代《跌损妙方》,其后《金瓶梅》及《本草纲目》的记载影响更广。

三七真正被世人认识并得到广泛应用是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将其收集于《本草纲目》之后,李时珍在书中称三七为“金不换”, 并指出三七“能治一切血症”。 李时珍谓: “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当时军中用药,非军人自制,当取自民间,且数量并非点滴,由可知,三七在明代已形成产品,并在南疆广泛运用。
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我国世俗小说《金瓶梅》中也提到了“广南镇守带的三七药”不拘妇女甚崩漏之疾,用酒调到粉末儿吃下去即止”。可见16世纪中叶的明代,三七已传入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

到清代,人们对三七的医疗作用和价值的认识得到很大发展,不少医家对三七开始进行研究,并在医药典籍累有记述。1765年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明清两代三七的应用作了重要总结,书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据《开化府志》记载,清朝(1785年)康熙乾隆年间,广南、开化(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改善州)两府志书已将三七记入物产药属,有“开化三七,在市出售,畅销全国”的记载。此后三七作为开化、广南两府的特产名贵药材逐步在全国销售,“开化三七”声誉渐大。但当时三七产量极其有限,价格也昂贵,其“价与黄金等”,故三七有“金不换”之称。

三七栽培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道光年间,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1848)中记载:“余在滇时,(就三七)以书询广南镇守,答云,...土司利之,亦勤培植... ...,盖皆种生,非野卉也”之说,可见当时三七已有人工栽培,只是栽培三七的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

此后,随着文山与外界交流的不断加强,三七作为改善跌打损伤、活血化瘀的特效药物而遐迩海内外,以至于《新纂云南通志》将功效或外型与三七相似,现在名称为党参、竹节参、珠子参、佛掌参、菊花参、牛头七等植物都记载为云南三七人参,可见三七对当时云南中草药命名的巨大影响。

但云南文山三七生产真正得到较大发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建国到现在的60年间,三七生产几经曲折,终于成为大多数人认识认知的产品。

三七名称来源

三七的名称来源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当地的人说三七叶长成左三右四,故叫三七。有的人称为山漆,认为它能愈合刀伤,像漆粘物那样。金不换是指他比较贵重。”

近代以来,一种说法是因为它的栽培条件:三分透光、七分遮阴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它的植物形态,三杈七叶而称三七。
李时珍的评说是有道理的,今在云南广南、砚山两县,苗族人群中,有三七的传说。据苗族老人说,当地山上有一种山漆树,它的漆可以漆东西,另外山上还产一种草,能止血,将它放在伤口上,像山漆一样可粘伤口止血,由于怕二者混淆,群众将产漆的漆树叫山漆,能止血的草叫三七。


上一篇:如何辨认春三七和冬三七

下一篇:三七质量等级与有机三七的生产